國家大劇院制作古希臘喜劇《鳥》翩然歸來
國家大劇院新制作古希臘阿里斯托芬經典喜劇《鳥》 原 著:阿里斯托芬 劇本翻譯:羅彤 出 品 人:陳平 藝術總監:徐曉鐘 導 演:羅錦鱗、羅彤 舞美設計:張鵾鵬 燈光設計:李奧 服裝設計:魏春艷 化
2018年9月1日,國家大劇院制作古希臘喜劇《鳥》翩然歸來,于小劇場復排上演。今年4月,喜劇《鳥》首演亮相,讓中國觀眾一睹古希臘“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喜劇名作的風采。經過不到半年時間,這部國家大劇院首次制作的古希臘戲劇作品,經著名導演、戲劇教育家羅錦鱗和長期從事古希臘戲劇研究的女兒羅彤重新打磨,再度與觀眾見面。在保持首輪演出中簡約大氣的舞臺設計、風趣譏誚的臺詞語言風格的同時,演員的服裝造型更為精簡、舞臺調度更為緊湊、笑點布置更為密集,并將時下流行的熱點話題融入劇情中,使整部喜劇更加“好看、好玩”。 9月1日,國家大劇院制作古希臘喜劇《鳥》翩然歸來,笑點布置更為密集。“鳥國”重新亮相,熱鬧依舊 云中興建新邦,譏誚滿分 喜劇《鳥》是古希臘喜劇家阿里斯托芬的代表作,首演于公元前414年,是一部以神話幻想為題材的浪漫諷刺喜劇作品。阿里斯托芬奇思妙想創立出一個鳥的國度,讓鳥兒凌駕于人類和眾神之上,不僅諷刺了城邦生活中貪婪與腐敗,還調侃了高高在上的天神,表達出對原始農耕社會的無限向往。為了讓中國的觀眾能夠更好的理解這部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喜劇作品,古希臘文化研究學者羅彤將原劇本做了中國本土化的重新翻譯,不僅對原作中古希臘的神話典故、俚語傳說等進行注釋說明,還將原作中詩意化的臺詞改編為口語化的現代語言,滿足舞臺演出需要。著名導演、戲劇教育家羅錦鱗有著豐富的古希臘戲劇創排經驗,在創作過程中秉承希臘戲劇簡約的風格特色,以古典與現代相結合,并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他還創意性地沿用古希臘戲劇中的歌隊為藝術載體,由“歌隊”演員們在劇中飾演“鳥”的角色載歌載舞,不僅滿足劇情發展需要,還增強了整部喜劇的觀賞性跟趣味性。 阿皮向鳥族獻計,在半空中興建鳥族的城邦,阻斷人類向天神獻祭的通路。
開場前,古希臘“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的頭像剪影矗立在舞臺中央,兩聲鳥的鳴叫后,由王浩偉和吳嵩飾演的兩個雅典“背包客”,皮斯賽泰洛斯(阿皮)與埃福埃爾皮德斯(來福)跑到舞臺中央。他們正尋找傳說中被宙斯懲罰為戴勝鳥的國王特柔斯,希望從他那里打聽到一處能安靜生活的樂土。阿皮向鳥族獻計,在半空中興建鳥族的城邦,阻斷人類向天神獻祭的通路,并命名為“云中布谷城”。眾神挨餓,迫使宙斯派使臣前來探班,阿皮最終獲得宙斯的王權并迎娶象征神權的女神瓦希麗婭為妻。劇中,“云中布谷城”吸引了各方不速之客,有詩人、預言家、監視員、賣法令的人以及告密者等等,他們或歌功頌德、或欺詐行騙,不一而足,這些投機分子被阿皮逐一趕走,喜劇性與諷刺性油然而生。 “云中布谷城”吸引了各方投機分子,他們或歌功頌德、或欺詐行騙,喜劇性與諷刺性油然而生。一根翎羽多種用法 本土化演繹古希臘喜劇經典 在喜劇《鳥》中,由歌隊成員飾演的群鳥表現格外各位亮眼。他們載歌載舞,用說唱吟誦以及唱跳歌舞的形式活靈活現地展現鳥的特性。在新一輪的演出中,歌隊成員統一身著白色服裝,僅從頭飾及腰帶、綁腿等處加以區分,增強戲劇的假定性。并在演員形體塑造的基礎上,提煉出“羽毛”的意象化表達,運用類似京劇里“翎子”的元素,讓歌隊演員們手執翎羽,突出鳥的形象特征。鳥們手中的翎羽,在初次遇見阿皮和來福兩個人類天敵時,是駭人的武器;在筑城過程中,是弓箭、是鐵鏟、也可以組裝成為高高燃起的火炬;在阿皮和瓦希麗婭的婚禮場景中,翎羽搭建起鵲橋,簇擁新人通向美好的未來。 在演員形體塑造的基礎上,提煉出“羽毛”的意象化表達,突出鳥的形象特征。 戲劇演員隊的孫立石、柳文伊、趙嶺、于夢潮、羅巍等實力演員在劇中一人分飾多角,不停換裝塑造個性迥異的人物形象,貢獻了許多笑點。在保持古希臘喜劇原作劇情的基礎上,還增加很多貼合現代的戲劇表現方式,如流行歌曲、說唱音樂,眾神烤串、普法時間等插曲,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古希臘典故簡化,潛移默化地灌輸給觀眾,不僅貼合了插科打諢的喜劇風格,也更容易被觀眾認可和接受。國家大劇院制作古希臘阿里斯托芬喜劇《鳥》的精彩演出將持續至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