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 “你是我的一切,而別人只不過是從我生命邊上輕輕擦過的路人。”
1922年,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了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小說以一個男人在四十一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沒有署名和地址的信為開篇。在茨威格的筆下,一場長達十八年的暗戀在兩個場景中轉換敘述,躺在安樂椅上的收信人作家R與信中將死的敘述者“陌生女人”之間隱秘而深刻的情感羈絆在這封告白絮語中鋪陳展現。
△茨威格
尤以擅長描寫女性心理而著稱的茨威格以“陌生女人”的視角,細膩深情地訴說著初見時的心動、孩童時的懵懂崇拜以及伴隨自己一生至死不渝的愛慕,直到生命落幕之時才得以吐露的真情更令人扼腕唏噓。高爾基曾在看完作品之后難掩感動,不僅贊譽茨威格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更認為茨威格賦予了這個陌生女人“超人的溫存”。
1881年出生于維也納富裕家庭的茨威格,成長于濃厚的文學藝術氛圍中。年少有為的他在二十歲出頭時獲得了博士學位,命運垂青于年輕的茨威格,出眾的才華很快為他贏得了名聲。在那個非影像時代,茨威格的作品不但暢銷,本人也經常會在公共場合被讀者認出來。在歐洲四處游歷的日子里,他結交了一批文藝名家,那時的歐洲正如他在《昨日的世界》中所說,是一個“太平的黃金時代”。然而,伴隨著世界大戰與動蕩的政治格局,隨之而來的是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涯。1942年,斯蒂芬·茨威格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跌宕起伏的生命軌跡與凝結在茨威格身上揮之不去的歐洲知識分子氣質,令他與他的作品備受后人癡迷。在第87屆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結尾致謝名單里,導演韋斯·安德森把斯蒂芬·茨威格的名字排在了首位。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正是這樣一部令讀者回味無窮的作品,它也曾被改編成電影、話劇作品而被中國觀眾所熟知,茨威格細膩敏感的筆調與小說中豐富的內心獨白為演員提供了很大的展示空間,而時空的模糊與留白也為視覺改編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對于很多茨威格迷來說,或許演繹這部作品最好的方式是讓它回歸文本。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徐靜蕾版,2004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馬克斯·奧菲爾斯版,1948
9月24日,著名演員朱琳將攜手大提琴家索妮亞·維德-安瑟頓為觀眾帶來文學朗讀音樂劇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這場文學與音樂交織的劇場時空里,兩位主演擯棄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舞臺裝置和手段,嘗試回歸到戲劇最本質的核心:文本,結合古典音樂的現場演奏來完成人物的塑造以及對這部文學作品注入的新理解。
△著名演員 朱琳
△大提琴家 索妮亞·維德-安瑟頓
“女兒國國王”朱琳舞臺獻聲 演繹最孤獨的暗戀
朱琳,國家一級演員。 在電視劇《西游記》中扮演的女兒國國王,成為觀眾心目中的永恒經典;1987年,因主演《凱旋在子夜》榮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時代電影》最佳電視劇女明星獎等。同年在胡玫導演的影片《遠離戰爭年代》中飾演女主角文雁,該片獲得蘇聯第十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銀獎、意大利第十二屆薩爾索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從影幾十年間擔任一系列電視電影的主要角色。近年來她亦活躍在戲劇舞臺上,相繼在紀念曹禺誕辰100周年話劇《尋找劇作家》,以及話劇《懷疑》等中擔綱女主角。她在廣播和朗讀方面也為大家奉獻了小說演播《歌劇魅影》《大衛·科波菲爾》等出色作品。
“茨威格擅長觀察成人世界的情欲表達,善于描繪被情欲主宰的人,而我們要回歸文學作品最原始的狀態。影視有很多外在的表現手段,一旦回歸文本,技巧就不存在了,你調動的是你這些年的所思所想、情感體驗。這是我喜歡的,也是我這些年做演員的長項。” ——朱琳
演出時,朱琳將和大提琴家索尼婭·維德-安瑟頓同臺對話。在朱琳眼里,大提琴是中性的樂器,既可以男性又可以女性,既能傾訴、抒發、宣泄,又能傾聽,角色的轉換是自如的。與朱琳合作的法國大提琴家索尼婭·維德-安瑟頓曾師從于二十世紀大提琴巨擘莫里斯·詹德龍,25歲就贏得羅斯特羅波維奇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一名。近年來,索尼婭不斷在不同藝術形式中探索,包括曾和著名女演員夏洛特·蘭普林合作演出《夜舞曲》,和法國影星芬妮·阿爾丹合作《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夜船》朗讀音樂會等。朱琳將此次的合作演繹視為朗讀與音樂的一種碰撞與對話,“琴聲可以引領我,和我對話,傾聽我的訴說,那些苦痛、哀怨和喜悅。琴聲是她的語言,當她用琴聲回應我時,我想這正是兩種人類偉大的藝術符號的有機結合。” 🎉 文學朗讀音樂劇場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演出時間:2018年9月24日 19:30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