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有人說,看話劇不僅是一種熱愛,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為何戲劇有如此大的魅力,讓人為此著迷不已?
大抵就在那瞬間觸及靈魂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乍然響起的音樂和縈繞在腦海不能揮去的感同身受之中。
今天,聽人藝戲迷顧佳瑋,講講他和人藝的故事。
陪伴成長,見證輝煌 在京城的藝術殿堂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人藝”)絕對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人藝,傳統與創新相輔相成,品質與內涵相得益彰,一代又一代的演員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為觀眾奉獻著一場又一場高質量的話劇。作為一名話劇愛好者,年少時我就仰慕人藝,盼望有朝一日能在人藝看一場原汁原味的正宗話劇。
夜幕降臨,觀眾入場
2010年的夏天,我終于有機會親臨首都劇場,觀看了經典話劇《知己》,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人藝的常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隨后的幾年間,每當略有閑暇,我便會和家人一起,或約上一二好友,一起去首都劇場觀賞話劇,感受藝術的熏陶,我至今對每部劇都記憶猶新: 根據名篇《金縷曲》改編的話劇《知己》中,馮遠征老師飾演的顧貞觀看到變節后的吳兆騫說了句:“我有點兒暈!”,頓時逗樂全場觀眾,而最后來自屋頂的那束明亮的燈光照著他緩緩走向遠方,耳畔響起劉歡先生演唱的歌曲《去者》,留給觀眾無盡地深思。
群星聯袂出演的《窩頭會館》,可謂“越吵架越精彩”,生動描繪了解放前夕京城的眾生相,以“窩頭會館”四合院形形色色的人物,深刻而豐富地展示了處在歷史交界處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可謂時代的縮影。
以心學大師王陽明一生經歷為主線的《此心光明》更是平鋪直入,生動刻畫了王陽明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尤其是那王陽明游走在竹林中的飄逸令人過目不忘。
老舍先生的名篇《茶館》從1956年至今演出超過600場,是人藝的王牌劇目,難忘謝幕的時候,濮存昕老師和楊立新老師默契地從兩側將梁冠華老師“抱起”扔向臺前,迎接觀眾熱烈歡呼。 在實驗劇場上演的《催眠》,演員與觀眾近距離接觸,我清楚地記得鄒健老師臉上的淚痕,表演之投入,可見一斑。
筆者珍藏的部分票根、票夾、宣傳冊、明信片
正如那首旋律悠揚的歌曲《驛動的心》曾唱到:“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的票根......”人藝,就像是我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我充分感受到話劇的無窮魅力,它時而令人開懷大笑,時而又讓人熱淚盈眶,因為,我們有著與劇中人同樣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
靜候大幕緩緩拉開
每當對號入座,靜候大幕緩緩拉開,我都會憧憬即將呈現的精彩,因為我知道,人藝不會讓我失望的。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與電視劇不同,話劇舞臺上不接受NG,更不可能重來,演員在臺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時刻接受觀眾的檢閱,可想而知,人藝的演員們是如何精益求精,反復雕琢自己的表演,他們如鴨子劃水般默默努力,日復一日地辛勤付出,將一出出劇目視為與觀眾的約定,為了這份約定,他們默默付出和守候。縱觀影視劇,但凡觀眾稱贊的實力派演員,多數是話劇演員尤其是人藝話劇演員出身,而他們是經受過無數次考驗,經受過無數次洗禮才磨練出的非凡演技。
多少王朝更替,多少滄海桑田,多少風云變幻,多少時代變遷......人藝的演員們不遺余力地將一幕幕呈現給觀眾,只為給彼此留下最美好的記憶。如今,雖然劇目多了,劇院多了,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但是人藝它就像一座燈塔,展現著話劇應有的品質;它就像一家老字號,不斷提升著自己的品牌競爭力;它就像屹立不倒的標桿,令諸多后生爭相效仿。
話劇《茶館》謝幕
話劇《此心光明》謝幕
每當話劇接近尾聲,謝幕的時候是我最不舍的時候,但是那份不舍并非我的專利,許多觀眾久久不愿離去,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期盼著與人藝的藝術家們再次相聚,因為: 人藝的演員,無論如何著名,從來不耍大牌; 人藝的劇目,無論多少場次,永遠盡善盡美; 人藝的觀眾,無論天南海北,一定支持到底。 時光荏苒,作為話劇界的翹楚,人藝已陪伴廣大觀眾走過了66個春秋,過往的日子里,感謝你持續陪伴我的成長;未來的日子里,我愿繼續見證你的輝煌!
故事征集持續中:
66歲的北京人藝和14歲的北京人藝戲劇書店,在走過漫長歲月時,都離不開許許多多戲迷、觀眾、讀者的支持,我們希望能夠借助公眾號的平臺,聽到更多關于您與北京人藝,或與北京人藝戲劇書店的故事。
內容要求: 主題圍繞您與北京人藝或北京人藝戲劇書店的故事展開
如果您的文章被選登,北京人藝戲劇書店將送上小禮物一份。
我們期待與您相遇。
更多好書推薦: 導演類書目推薦(一) 導演類書目推薦(二) 表演類書目推薦(一) 表演類書目推薦(二) 重讀契訶夫 當戲已成往事 于是之的藝術人生 《玩家》——京城古玩圈里的人生百味 透過蓮花,品編劇鄒靜之的戲劇創作 大導演的小人書 第一手的人藝往事,讓歲月說給你聽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舞臺,不止一個莎士比亞 更多好書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