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士兵》是國話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而推出的作品,由馮俐編劇、查明哲導演,何瑜、徐衛、宗平、翟小興、王新、李夢男等近50名演員聯袂演出的原創大戲。劇中講述了一段抗戰期間發生在黃河岸邊的傳奇故事,千余名剛剛入伍的十六七歲的陜西“冷娃”,誓死保衛黃河、保衛中條山、保衛祖國,在完成牽制敵人任務、彈盡糧絕之后,吹著嗩吶、吼著秦腔,跳入黃河。
昨天首次公開的這個片段,正是全劇的戲劇高潮“赴死”。在一段從軍官到士兵的深情訴說后,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視死如歸,毫不猶豫地躍入黃河。這個場面被導演查明哲處理得非常詩意,從臺詞到舞臺動作都是如此,戰士們眼含熱淚,宛若雕塑般地凝固在岸邊,雄渾的秦腔聲在這一刻響起。片段展示完畢,臺上不少演員都悄悄抬手去抹眼角的淚水。查明哲表示,《中華士兵》中既有這種詩意的場面,也有非常寫實的細節,可以說是一部詩化現實主義大戲,“劇中所有人物都非常寫實,30多個有名有姓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一部宏大敘事的作品里,紛繁復雜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這對編劇無疑是極大的考驗。說起創作,編劇馮俐說辦法只有一個,“大量的閱讀!為了寫這部戲我的閱讀量大概有四五百萬字,只要和抗戰有關的資料我都看。”正是在這樣的閱讀里,馮俐發掘了一個個人物的種子,并把它們完整豐滿成一個動人的角色。馮俐說,劇中有一個“逃兵”的形象就是她從一首詩里找到的靈感。在那首詩里,一個中國士兵和日軍對峙互相用刺刀刺到了對方,但中國士兵因為刺刀太短不能插得更深,于是向前走了一步,殺了敵人也讓敵人的刺刀將自己刺得更深。而在《中華士兵》中,這個士兵的形象有了更為豐富的故事做根基,讓他的這個舉動有了更多依據。
此次為了排練好《中華士兵》,國家話劇院可謂是舉全院之力,劇中將帥等角色更是云集了陳希光、高發、呂毅、陳強、王楠、唐黎明等老藝術家。在近一個月的排練時間里,優秀的演員們合力呈現、彼此助力,讓《中華士兵》崢嶸初現。值得一提的是,劇組特意從陜西省戲曲研究院請來兩名秦腔演員加入,屆時觀眾將在話劇舞臺上感受到秦腔響徹舞臺的動人瞬間。
該劇將于9月3日在保利劇院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