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白鹿原》20多年發行超500萬,劇版《白鹿原》將于年底殺青,恰在此時,陜西人藝也要重排話劇《白鹿原》了。在小說的誕生地以話劇的形式再次被解讀,這次由陜西人演繹的話劇《白鹿原》將50萬字原著濃縮為兩個多小時的表演,為觀眾呈現白鹿原上一幕幕恩怨紛爭。據悉,陜西人藝重排的話劇《白鹿原》將作為首屆陜西省現代藝術節的閉幕大戲于12月30日在西安上演。
時長壓縮劇情更加精練
2006年,北京人藝首次將陜西作家陳忠實的著名小說《白鹿原》搬上話劇舞臺,濮存昕、宋丹丹、郭達主演的該劇引起觀演熱潮。如今,陜西人藝重排話劇《白鹿原》,仍舊邀請了劇作家孟冰擔綱編劇,由多次獲得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的總政歌劇團國家一級導演胡宗琪擔任導演。
昨日記者采訪到了陜西人藝院長李宣,她坦言,“兩年前,我們就計劃著要重排話劇《白鹿原》了,在經過幾番激烈研討后,依然覺得孟冰的話劇《白鹿原》的劇本是目前最為成熟的。”雖然沿用了同一個劇本,但李宣透露,此次的重排在劇本方面進行了調整、修訂、提升,劇本重新進行了構架和整理,劇情較之以前更為精煉,更加突出劇作的文學性和戲劇性。“而且每一個導演的呈現手法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排演的話劇《白鹿原》肯定和北京人藝版的完全不同。”
北京人藝版的話劇《白鹿原》延續了小說原有的故事主線,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等故事情節被舞臺立體呈現。說到劇本的調整,孟冰表示:這次對文字和作品結構都做了重新整理,“長度和篇幅上都進行了壓縮,北京人藝版的演出近三個小時,修改后的版本希望能控制在兩小時十五分鐘之內。同時,段落上為了不產生斷裂感,原來是33個段落,現在將其合并或刪除,減少了4個段落,使得結構更為緊湊!
規范臺詞方言更加講究
濮存昕、郭達、宋丹丹……北京人藝版的話劇《白鹿原》中有許多大腕演員,而此次的重排使用的全是陜西人藝自己的演員。雖然沒有大牌助陣,但李宣表示,“這次的演員陣容基本上涵蓋了陜西人藝的老中青三代人,他們站在舞臺上,渾身透著陜西人的生冷蹭倔,他們代表了最普通的陜西漢子,我相信我們陜西演員一定能把這部劇演好。”
北京人藝版的話劇《白鹿原》在西安上演時,“夾生”的陜西方言曾被西安觀眾質疑,而陜西班底打造的《白鹿原》,方言自然不是問題。盡管如此,李宣表示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她說,“我們有專門的方言指導老師,在陜西方言的運用上會更加講究,口音會偏向藍田味兒!
在北京人藝的版本中,“華陰老腔”曾大放異彩。不過,李宣表示,此次的重排,老腔方面會回避一些,重點會放在人物和故事上。
至于舞美,則由知名舞美設計師黃楷夫擔任,李宣表示:重排的話劇《白鹿原》會很有陜西特點,有著濃濃的西北風,山坡、窯洞、老樹……盡顯關中黃土地的蒼茫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