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寧·德沃夏克:G大調(diào)第八交響曲,作品88 安東寧·德沃夏克:B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作品104 【藝術家介紹】
余隆藝術總監(jiān)/首席指揮 余隆是活躍于國際樂壇的最杰出的中國指揮家。現(xiàn)任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和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客座指揮。 他是與世界頂尖級交響樂團合作最多的華人指揮家。他與世界各地眾多知名交響樂團和歌劇院有著廣泛合作,他指揮過的樂團有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巴黎管弦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漢堡國家歌劇院、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NDR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東京愛樂樂團和新加坡交響樂團等。 余隆的藝術生涯涵蓋指揮和藝術管理領域。1992年自德國學成回國后,余隆擔任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同年,他創(chuàng)辦了首屆北京新年音樂會,并連續(xù)三年擔任指揮,開啟國內(nèi)演出新年音樂會之先河。1993年起,余隆連續(xù)五年為香港市政局指揮歌劇演出。1998年,余隆發(fā)起并創(chuàng)辦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擔任藝術總監(jiān)。在他的出色領導下,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不僅成為中國和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音樂節(jié),也躋身于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音樂節(jié)之列。在過去若干年間,金秋時節(jié)的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上呈現(xiàn)了由眾多著名樂團如柏林愛樂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演出的精彩音樂會以及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威尼斯鳳凰歌劇院和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等帶來的歌劇盛典,如《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玫瑰騎士》、《唐豪瑟》、《茶花女》、《納布科》、《璐璐》和《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 2000年,余隆參與創(chuàng)建了中國愛樂樂團,并擔任藝術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余隆期望通過與眾多世界知名音樂家的合作,使中國愛樂樂團發(fā)展成一個全能型職業(yè)化樂團,不僅向全世界介紹優(yōu)秀的中國交響樂作品,也使得中國音樂家對西方音樂各時期及各種風格作品的演奏達到全新水準,并且在不同音樂形式上均有建樹。 余隆作為指揮家以及交響樂團和音樂節(jié)的領導者多年來始終大力倡導當代音樂,他領導下的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中國愛樂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等機構(gòu)和團體向當今最重要的作曲家委約創(chuàng)作,包括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約翰·威廉姆斯、菲利普·格拉斯、霍華德·肖、郭文景、譚盾、葉小綱、趙季平、趙麟和陳銀淑等,并由馬友友、朗朗、朱利安·勞埃德-韋伯等當今最優(yōu)秀的演奏家與中國愛樂樂團擔任首演。在2011年,由余隆擔任藝術總監(jiān)的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與波士頓歌劇院向作曲家周龍共同委約的歌劇《白蛇傳》獲得了普利策獎。 鑒于余隆在推動當今世界古典音樂事業(yè)發(fā)展和促進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2002年,德國萬寶龍文化基金會向余隆頒發(fā)了年度“萬寶龍卓越藝術成就獎”;2003年,法國政府特別授予余隆“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2005年,意大利政府向余隆頒發(fā)了“共和國騎士勛章”。2010年11月,中央音樂學院在其慶祝建院70周年大會上授予他中央音樂學院榮譽院士稱號,以表彰他近十年來對中國音樂的發(fā)展和對外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貢獻。這是國內(nèi)藝術大學首次頒發(fā)“榮譽院士”稱號,余隆成為我國藝術家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當年12月15日又被授予“2010年年度中國文化人物”大獎。 2013年,余隆獲頒國家級學術機構(gòu)主辦的最高藝術大獎“中華藝文獎”。 2014年,法國政府授予余隆“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2015年,余隆獲頒“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同年榮獲由美國大西洋理事會頒發(fā)的“全球公民”獎,以及由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頒發(fā)的“桑福德獎章”。 2016年4月,余隆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外籍榮譽院士。 2016年6月,余隆獲得由德國聯(lián)邦政府頒發(fā)的德國聯(lián)邦十字勛章。 余隆現(xiàn)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并擔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職務。 大提琴:戈蒂!たㄆ账 “他是一位罕見的藝術家,能讓音樂聽起來如此輕而易舉又如此精致,同時依然不失強烈的戲劇性!薄杜f金山紀事報》 戈蒂埃·卡普松是21世紀真正的大提琴藝術的大使。他每個音樂季都與世界上最杰出的指揮家與演奏家們合作,此外他還是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大提琴杰出成就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與領導人,該機構(gòu)設立于由弗蘭克·蓋里設計的全新的音樂廳內(nèi)?ㄆ账捎捎诰哂猩疃缺磉_性的音樂才能以及精湛的演奏技藝而獲得國際聲譽,此外還有他使用制造于1701年的馬泰奧·戈弗里爾大提琴演奏出的輝煌音色。 在2016-2017音樂季里,他將重返倫敦交響樂團、英國愛樂管弦樂團、柏林愛樂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以及舊金山交響樂團的舞臺,此外還受邀再次在日本、中國與韓國演出。在過去的幾個音樂季里,他還與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歐洲室內(nèi)樂團、紐約愛樂樂團、NHK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等合作,此外還有法國的所有重要交響樂團。 戈蒂!たㄆ账膳c許多杰出的指揮家長期合作,其中包括了夏爾·迪圖瓦、賽米揚·比契科夫、瓦萊里·捷杰耶夫、古斯塔沃·杜達梅爾、里昂內(nèi)爾·布林古埃爾、安德里斯·尼爾森斯、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安德烈斯·奧羅佐·埃斯特拉達以及雅尼克·涅澤-賽甘等,此外還與許多當代作曲家合作,其中包括了萊拉·奧爾巴赫、卡羅爾·貝法、埃斯特班·本澤克里、尼古拉·坎波格蘭德、陳其鋼、杰羅姆·杜克羅、昂里·杜迪耶、蒂埃利·埃斯卡希、費利佩·馬努里、布魯諾·曼托瓦尼、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沃爾夫?qū)だ锬放c約爾格·韋德曼等。 此外,卡普松經(jīng)常演出獨奏音樂會與室內(nèi)樂,在世界各地的主流音樂廳與音樂節(jié)每年登臺,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包括了尼古拉斯·安格里希、瑪莎·阿格里奇、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麗莎·巴蒂亞什維利、弗蘭克·布拉利、雷諾·卡普松、杰羅姆·杜克羅、萊昂尼達斯·卡瓦科斯、卡蒂雅與瑪麗艾莉·拉貝克、梅納海姆·普萊斯勒、讓-伊夫·蒂博戴、阿特米斯四重奏以及埃本內(nèi)四重奏等。接下來的演出亮點包括與弗蘭克·布拉利合作在歐洲各地巡回演出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此后還將出版這套曲目的唱片。 卡普松是埃拉托唱片公司(華納古典)專屬藝術家,已經(jīng)多次贏得古典回聲大獎。他近年來出版的唱片包括與瓦萊里·捷杰耶夫指揮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錄制的肖斯塔科維奇大提琴協(xié)奏曲,與埃本尼四重奏合作的舒伯特弦樂五重奏等。此前他還因為與弗蘭克·布拉利合作錄制的一張舒伯特、舒曼、德彪西、布里頓與艾略特·卡特作品專輯,與里昂內(nèi)爾·布林古埃爾指揮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錄制的圣-桑第一大提琴協(xié)奏曲與《繆斯與詩人》的專輯而廣受好評。他還與瑪莎·阿格里奇、尼古拉斯·安格里希、雷諾·卡普松與加布里埃拉·蒙特羅等一起錄制過許多室內(nèi)樂專輯。2013年,德意志留聲機公司出版了一張他與古斯塔沃·杜達梅爾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一起演奏海頓第一大提琴協(xié)奏曲的DVD。 卡普松1981年出生于尚貝里,他從5歲起開始學習大提琴,曾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跟隨費利佩·穆勒與安妮·柯謝-扎基內(nèi)學習,之后在維也納跟隨海因里希·席夫?qū)W習。他曾在許多世界知名的音樂比賽中摘得桂冠,其中包括安德烈·納瓦拉國際比賽等。卡普松被《音樂的勝利》雜志評選為“2001年年度新星”。 卡普松經(jīng)常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上一次是在2014年2月16日,他與克里斯蒂安·雅爾維指揮的中國愛樂樂團合作了圣-桑的第一大提琴協(xié)奏曲。 【團體介紹】 中國愛樂樂團
與新千年共同肇始的中國愛樂樂團已走過了十六年的歷程,歷經(jīng)十五個音樂季。十六年走來,樂團實現(xiàn)了創(chuàng)建者們確立的“中國一流,亞洲前列,世界著名”的既定目標,完成了歷史性的提升和跨越。2009年春天,英國《留聲機》雜志評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中國愛樂樂團與柏林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一起榜上有名! 十六年間,中國愛樂樂團已舉行了包括交響樂、歌劇、清唱劇、戲劇配樂、芭蕾音樂、室內(nèi)樂、音樂劇、影視音樂、多媒體音樂、與中國民族樂器相結(jié)合的各類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內(nèi)的千余套音樂會,演奏了近三千部作品,觀眾累計百余萬人,國內(nèi)、國外巡演行程約計百萬公里,相當于環(huán)繞地球20余圈。 2000年5月25日,在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宣部的關心指導下,中國愛樂樂團在原中國廣播交響樂團基礎上組建成立。中國愛樂樂團是國家級交響樂團,直屬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現(xiàn)任團長為李南,余隆擔任藝術總監(jiān)和首席指揮。2000年12月16日,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首演音樂會。 中國愛樂樂團在十六年間完成了大量音樂作品的世界首演、中國首演,以推動、弘揚中國音樂新作品為己任。這其中包括了杜鳴心創(chuàng)作的京劇交響樂《楊門女將》(音樂會版),郭文景的交響曲《東方紅日》、音詩《江山多嬌》,陳其鋼的《五行》、《蝶戀花》、《逝去的時光》(二胡與樂隊版)與小號協(xié)奏曲《萬年歡》,潘德列茨基鋼琴協(xié)奏曲《復活》、第八交響曲《無常之歌》,葉小綱的《大地之歌》、《巍巍昆侖》,趙季平京劇《楊門女將》(舞臺版)、《喬家大院》組曲,譚盾《馬克·波羅的四條神秘之路》、《青春》、《三個音的交響詩》、《樂隊協(xié)奏曲》與《隆里格隆》,彼得·魯策奇卡的《荷爾德林交響曲》,趙麟的大提琴與笙協(xié)奏曲《度》,由鄒野創(chuàng)作的中國電影早期經(jīng)典《神女》數(shù)字修復版電影配樂,約翰·威廉姆斯的《諧謔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