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名稱: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
演出日期:2023年6月30日19:30、
7月1日-2日14:30/19:30
演出時長:120分鐘(包含中場休息15分鐘)
領銜主演:張翰 汪子涵(特邀)孟慶旸 謝素豪
(卡司以實際排期為準)
演出團體:中國東方演藝集團
演出票價:980/780/580/380/180元
微信訂票:18515362586
電話訂票:400-600-4100
*此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含1.2米)兒童憑票入場
【劇情簡介】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詩劇”為體裁,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等篇章為綱目,觀眾將跟隨一位現代故宮研究員——展卷人的視角,徜徉在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傳統美學意趣之中。

(攝影:王徐峰)
全劇采用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劇情發生時間設定為現實中《千里江山圖》即將展出之際、也是千年之前少年畫家希孟即將完稿之時,展卷人因對《千里江山圖》的潛心鉆研,走入了希孟的內心,伴其歷經了嘔心瀝血繪制《千里江山圖》的寶貴時光,與這位只有寥寥數字記載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尋出了《千里江山圖》“獨步千載”的偶然與必然,讀懂了國寶文物與現代人之間的情感連接。
舞臺上將勾勒出層次豐富的畫境:一輪明月朗照千年,展卷人在月光下與希孟四目相對;兢兢業業的故宮博物院文博工作者們與勤勉不輟的古代工匠們共同匯成一幅情景交融的人文畫卷。

(攝影:王徐峰)
舞蹈詩劇:以“無聲勝有聲”
詩劇與文學史同脈,我國先秦時期的《九歌》可以看作最早的詩劇雛形,元曲亦可看作是可讀、可演的詩劇。作為詩歌體戲劇,詩劇既帶有濃烈的詩情詩意,也有著戲劇的情節和場面。
詩劇除了舞臺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臺詞全部運用詩的句式,強調詩性和強烈的抒情性,給讀者廣闊的藝術再造空間。
“舞蹈詩劇”則是以舞蹈為語匯,以肢體的詩性表達營造“無聲勝有聲”境界的一種綜合舞臺呈現。


(攝影:王徐峰)
《千里江山圖》:“獨步千載 眾星孤月”
元代溥光在《千里江山圖》的題跋中稱贊此圖:“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他認為在青綠山水中,這是一幅眾星捧月的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希孟所繪《千里江山圖》,其經久未衰的魅力得益于北宋發達的政治經濟和文學藝術。
在北宋的文化氣象中,織絹、制筆、制墨等工藝均發展到了高峰,設色所用石青和石綠也是造價成本極高的礦物質顏料。希孟以精妙技法,拓展了青綠設色新的可能性,將青綠山水繪畫推向了極致發展的巔峰。

(攝影:王徐峰)
專業團隊:深耕中式舞臺美學
主創團隊由目前活躍在國內舞臺創作一線的藝術家組成: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優秀青年編導、作品連續四次摘得“文華大獎”、被稱為“中國舞壇雙子星”的周莉亞、韓真共同執導、青年編劇徐珺蕊、青年作曲呂亮在創作中擔綱重任,特邀國家大劇院舞美設計高廣健、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任冬生、著名服裝設計師陽東霖、造型設計師賈雷、多媒體設計師張松等,并特邀上海歌舞團青年編導何俊波、張振國參與編舞。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在本次創作中啟用的一批優秀青年主創包括執行編導劉翠、謝元臻、劉鑫,攝影師王徐峰、平面設計師劉仙臨等,都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近年來著力培養優秀青年人才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成績不俗:多家媒體重點報道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扶持下,該劇已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劇目,2021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寫入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專門就青年群體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發布的《〈講話〉精神照耀下——百部文藝作品榜單》;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庫第二批入庫項目;入選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創新成果;參評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的榮譽。《只此青綠》媒體曝光達百億級,官方媒體報道超過5000篇,亮相央視《新聞聯播》5次,微博熱搜十余次,微博話題閱讀超過29億、討論超90萬;同時登上央視《國家寶藏·展演季》《嗶哩嗶哩2021最美的夜跨年晚會》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等知名欄目。人民日報則評論《只此青綠》“傳遞穿越千年的詩情畫意”。

(攝影:王徐峰)
總策劃/出品人:景小勇 都海江 葉蓁蓁
總監制:高 艾 任萬平 王躍工 唐維虹
監 制:史自文 劉 鵬 沈 晨 張 蕾 潘 健 邱 偉
專家顧問
藝術顧問 馮雙白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博士生導師
美學顧問 張曉凌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文博顧問 曾 君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主任
文博顧問 于子勇 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
文博顧問 王中旭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文博顧問 郁文韜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音樂顧問 程 池 著名作曲家
主 創
總編導:周莉亞 韓 真
編 劇:徐珺蕊
作 曲:呂 亮
舞美設計:高廣健
燈光設計:任冬生
服裝設計:陽東霖
造型設計:賈 雷
執行編導:劉 翠 謝元臻 劉 鑫
特邀編導:何俊波 張振國
多媒體設計:張 松
攝 影:王徐峰
平面設計:劉仙臨
書 法:楊 濤
非遺顧問
仇慶年
國畫顏料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汪愛軍
徽墨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張文年
宣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鄭小華
雙林綾絹織造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主創介紹:
總編導:周莉亞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編導。國家“萬人計劃”人才,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青年拔尖人才。中國舞蹈家協會“培青計劃”推薦人,中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藝術顧問,四川大劇院藝術顧問,廣州大劇院簽約藝術家,澳門舞協名譽主席。
曾連續獲:第十三屆、十四屆舞劇“文華導演獎”,舞劇作品獲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文華大獎”;第十屆、十一屆“荷花杯舞劇獎”;第十三、十四屆、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舞蹈作品多次獲得全國舞蹈大賽“金獎”。創作舞劇作品上演于悉尼歌劇院、俄羅斯“亞歷山德琳娜國際戲劇節”、比利時歐盟總部、美國聯合國總部、法國教科文總部、美國林肯中心、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等。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沙灣往事》《杜甫》《花木蘭》《yào》《夫妻哨》《麗人行》《晨光曲》《進城》《父親》《茉莉》等。參與創作:《偉大征程》《奮斗吧 中華兒女》《勝利與和平》《我們的旗幟》《復興之路》等。
總編導:韓真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編導。中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藝術顧問,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特聘專家,廣州大劇院簽約藝術家。作品連續獲得第十四屆、第十五屆、第十六屆、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第十四屆舞劇“文華編導獎”,第十三屆、第十四屆、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1-2012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連續獲得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第七屆及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作品金獎,第六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最佳編導獎,第十二屆全軍文藝優秀作品舞蹈類創作一等獎,雜技作品獲法國世界“明日”雜技比賽,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創作舞劇作品先后上演于: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美國聯合國總部、美國林肯中心、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法國教科文總部等。代表作品: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花木蘭》《杜甫》《沙灣往事》;舞蹈:《麗人行》《晨光曲》《我等你》《八女投江》;史詩:《偉大征程》《復興之路》《勝利與和平》等。
編劇:徐珺蕊

中國東方歌舞團青年編劇,歷任中國東方歌舞團出品的多臺大型劇目媒體策劃及宣傳統籌,曾獲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編劇)項目資助。作品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精品扶持工程,多次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基金項目資助。
主要作品有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劇《情深誼長》《杜甫》導演臺本,參與創作音樂舞蹈史詩《奮斗吧中華兒女》,舞蹈劇場《yào》,音樂劇場《我們的愛情故事》,音樂會《谷建芬新學堂歌》《山情海韻》,話劇《影人》《地獄變》《風暴之眼》,文旅項目《那年芳華》、紅秀《延安延安》《印象大紅袍》,短篇小說《鰓》《豐盛》《單行道》等。
作曲:呂亮

中國東方歌舞團作曲、音樂制作人,2006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
主要作品:電視劇音樂:《清平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瑯琊榜》《偽裝者》《外科風云》《瑯琊榜2風起長林》等;舞劇實景:《寶塔山》《大唐芙蓉園-夢回大唐》《西江盛典》《大道之行》《靈山.禪行》等;話劇、音樂劇、紀錄片:《谷文昌》《走來走去》《齊魯家風Ⅱ》《李叔同》等;廣告音樂:廣電總局《中國夢》宣傳片作曲編曲、CCTV音樂頻道《光榮綻放》欄目形象音樂作曲。大型活動晚會: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天下英雄》作曲、2020年中國戲劇梅花獎開幕作曲、2019年參與創作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那不勒斯“中國時間文藝演出”、2018年參與創作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中國8分鐘文藝演出”、2018年參與創作印尼雅加達第十八屆運動會“中國8分鐘文藝演出”、2018年第十五屆廣東省運動會開幕作曲、2018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晚會作曲、2016文化部反法西斯70周年大型演出作曲、2016中國博覽會開幕式作曲、2016《感動中國》作曲、編曲。
舞美設計:高廣健

國家大劇院舞美總監,國家一級舞美設計,文化部優秀專家。多次榮獲文化部“文華大獎”舞臺美術設計獎;中國舞臺美術家協會“學會獎”;中國藝術節, 中國戲劇節“優秀舞美設計獎”;中國第二屆舞臺美術展覽會“作品大獎”;榮獲中央戲劇學院第二屆“學院獎”;歌劇《蒼原》,舞劇《大夢敦煌》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代表作品:《圖蘭多》1997年意大利佛羅薩節日歌劇院版、1998年北京紫禁城太廟實景版、2003年韓國首爾、2005年法國巴黎版。德國慕尼黑體育場版、2008年國家大劇院版。《賭命》2004年上海歌劇院演出。《大夢敦煌》2000年蘭州歌舞劇院演出。《情天恨海圓明園》2001年北京歌舞劇院演出。《碧海絲路》2008年北海歌舞團演出。《圖蘭朵公主》2003年中國京劇院演出。《赤壁》2008年國家大劇院出品。《南越王》2006年廣州話劇團演出。
燈光設計:任冬生

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1993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北京舞蹈學院教學實踐中心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舞臺美術家燈光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演藝科技雜志編委。自1994年至今,先后為中外近百臺演出擔任舞臺藝術/視覺總監,20多年的職業生涯里,其作品以細膩雅致,意境深遠的獨有風格屢屢斬獲行業頂尖獎項,其中《根之雕》、《南京1937》曾獲“荷花杯”作品金獎,《山水謠》、《鼓舞聲聲》、《檸檬黃的味道》、《古丟丟》、《黃道婆》、《你好,阿凡提》等作品也先后獲得中國文華獎、全國少數民族展演等國家級獎項。2016年作品《宴》獲俄羅斯“伯努瓦國際舞蹈節最佳舞美設計獎”。
服裝設計:陽東霖

新銳服裝設計師,影視戲劇服裝設計碩士,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服裝設計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北京服裝學院碩士研究生特聘校外導師,云廬藝術設計空間創始人,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舞臺服裝設計專業,碩士學位,曾就職于北京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國家大劇院,現就職于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只此青綠》服裝設計,參加過北京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我們的旗幟》、2013中央電視臺春晚、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服裝造型總設計等大型活動的服裝設計工作。
造型設計:賈雷

著名造型設計師。亞洲百杰造型師、全國化妝造型“十佳”稱號,CCTV春晚舞蹈造型總設計,中國第九屆藝術節開幕、閉幕式造型總設計,并多次榮獲全國及國際獎項。多次擔任國家大型活動造型設計師,設計節目造型110多個,榮獲金獎20余個,銀獎30余個。代表作品:《只此青綠》《孔子》《紅樓夢》《花木蘭》《天路》《永不消逝的電波》等。
演員介紹:
張翰 飾演 希孟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舞者。曾在2021年央視春晚擔任領舞,湖南衛視《舞蹈風暴》人氣舞者,被譽為“不敗舞者”和“全冠舞者”。曾榮獲第十五屆韓國首爾國際舞蹈比賽青年組金獎,第十一屆桃李杯展演獨舞并入選閉幕式優秀節目,第十二屆全國舞蹈展演獨舞并入選閉幕式優秀節目,第二屆全國中等職業舞蹈比賽一等獎,第九屆華北五省市區舞蹈大賽專業青年組獨舞表演一等獎,第十五屆北京市舞蹈比賽專業青年組獨舞表演一等獎,第七屆北京舞蹈學院“學院獎”最佳表演獎。代表作品:《只此青綠》《逐影尋聲》《醉憶生聲》《蝶戀花》《念去去》《原心》《破繭》《安吉莉諾》等。
汪子涵(特邀) 飾演 展卷人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藝術碩士古典舞表演專業,現為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一級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曾獲得過全國舞蹈比賽表演金獎、全國荷花杯比賽“表演金獎”及“組委會特別獎”。代表作有舞蹈《大漠孤行》《赤壁懷古》《秦王點兵》,舞劇《絲路花雨》《梁祝》《風中少林》《水月洛神》《筑城記》《戈壁青春》等。2015年9月15日,汪子涵獲得第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2021年7月1日,參加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播出,與陳禮享、陳嘉佳、史耿語合作表演《起義 起義》。
孟慶旸 飾演 青綠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舞者,國家一級演員。文化和旅游部優秀青年演員,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導師,全民閱讀推廣大使,國家寶藏“胡旋舞墓門”國寶守護人,國事活動特邀主演,藝術院校客座教授,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夏季形象片代言人,兩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領舞。曾榮獲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貢獻獎”,朝鮮四月之春國際友誼藝術節銀獎,CCTV電視舞蹈、桃李杯大賽金獎及優秀演員獎。代表作品:《只此青綠》《蘭花花》《絲路長城》《十二生肖》《鵲橋仙》《我和石光榮》《茉莉》等。
謝素豪 飾演 展卷人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舞者、音樂劇演員。曾在第九屆文華藝術院校獎“桃李杯”舞蹈大賽榮獲優秀表演獎。2019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目獲得2019年周冠軍、分賽冠軍,以及2019年“年度總決賽四強”榮譽。參加湖南衛視綜藝《嗨唱轉起來》,央視綜藝《一起音樂吧》。代表作品: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劇《紅樓夢》《夢回法海寺》《梁祝》《蘭花花》;音舞詩畫劇《春江花月夜》;鳥巢大型視聽盛宴《鳥巢吸引》;舞蹈晚會《中國的腳步》《國色》;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大型環球情景秀《東方之愛》;環球音樂晚會《東方之聲》《新學堂歌》;音樂劇場《我們的愛情故事》;電視劇《北魏馮太后》等。
演出團體介紹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并由財政部承擔出資人職責的國家級演藝文化集團。其前身——中國歌舞團、東方歌舞團、中國輕音樂團,是在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關懷下創建的新中國最負盛名的國家級藝術院團,集中代表了我國音樂舞蹈藝術的最高成就,涌現出眾多享譽海內外的杰出藝術家,創作演出了眾多深受中外觀眾喜愛的優秀藝術作品,足跡遍布祖國的四面八方,代表中國出訪過五大洲百余個國家和地區,多次參加重要國事演出,為增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發揮了“文化使節”的獨特作用。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以“國有大團、文化央企”為基本定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音樂舞蹈藝術創作為核心競爭力,以“交流互鑒、藝術典范”為發展愿景,充分發揮國有大團和文化央企創作、資源、品牌、平臺、機制和政策優勢,響應國家戰略,順應互聯網時代藝術生產發展方向,秉持團結奮斗、開放創新的理念,推動資源轉化和效率提升,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爭當藝術發展和體制創新的典范。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將以音樂舞蹈創作和演出作為龍頭牽引,圍繞藝術創作、各類演出、對外交流、藝術教育、文旅融合、數字創新等六個業務板塊,努力實現藝術創新,企業增收,事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