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沈員工作室·胡胡先生舞蹈劇場
《忒修斯之船》
演出時間:2023年5月21日14:00/19:30
演出時長:70分鐘(無中場休息)
主演:胡沈員
演出票價:VIP680/580/380/280/180元
微信訂票:18515362586 電話訂票:400-600-4100
*本場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含1.2米)兒童憑票入場*
胡沈員工作室·胡胡先生舞蹈劇場
《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


《忒修斯之船》是胡沈員與其工作室團隊耗時2年的全新力作。由胡沈員出品并擔任制作人,同時以編劇、導演、編舞、舞臺概念設計、演員7重身份參與其中。是國內首次以獨舞舞劇形式呈現的一部長篇現代舞作品。是《流浪》之后的另一個極端,他用70分鐘的獨舞,選擇用最難的方式探出一條沒有路的路。人生便是一條不斷武裝的大船,而我們,一直在船上。
胡沈員:青年舞蹈藝術家

《忒修斯之船》出品人、制作人、導演、舞蹈戲劇構作、編舞、舞臺概念設計、演員。
HU-HU DANCE品牌創始人;胡胡先生舞蹈劇場創始人;“編舞戲法”發起人;胡沈員工作室藝術總監;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楊麗萍眼中的天賜舞者,被觀眾譽為身體最具故事的舞者。
他從中國傳統舞蹈訓練背景出身,并一直扎根于現代舞的創作和研究,在身體技術訓練和劇場作品創作中尋找身體語言的呈現和轉換,善于挖掘身體動作潛藏的故事線索,在他的身體上有著東方的呼吸與流暢感。作品聚焦在生活細小的發生中,表達和衍生新的視角,同時透露著對世界的關照和溫暖。
獲得2020美國Bessies(貝西獎)杰出演員獎;第四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最佳作品表演獎;第十六屆意大利羅馬國際編舞比賽銀獎;第十五屆韓國首爾國際舞蹈比賽現代舞青年男子組評審團主席獎;湖南衛視《舞蹈風暴》第一季年度總冠軍;2022年作品《無徑之徑》受邀參加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是唯一受邀的中國藝術家。
作品《眾·從·人》 Id, ego, and super-ego入選第四屆中國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作品展示單元;第五屆中國舞協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委約編導,創作作品《暗夜彩虹》;2017年在楊麗萍的幫助下創作首部個人長篇作品《流浪》。
個人編創作品:
長篇作品:《流浪》Nomadic、《暗夜彩虹》The moonlight rainbow等。
中小型作品:《風撞到了窗戶上》、《咫尺之間》So close、《從》Cong、《眾·從·人》 Id, ego, and super-ego、《如花在野》The flower of freedom、《兒時》、《造極》、《好,聽你說》、《不易》、《十面埋伏之虞姬梳妝》、《叢林法則》《遇見》等。
聯合編創作品:
胡沈員(中國)Aakash(英國)《SAMSARA·無徑之徑》等。
合作藝術家及作品:
楊麗萍《十面埋伏》,王亞彬&西迪·拉比《生長》,謝欣《一撇一捺》、《未·知》、《執迷》、《面對·對面》,尹昉《底片》、《斗拱》,桑吉加《重置》、《前定的暗色》,李捍忠&馬波《滿江紅》、《初祭》、《踏莎行》、《冷箭》、《挽歌》等。
作品簡介

在“忒修斯之船”這個哲學概念下,編導聚焦在身份更替的變遷中,用現代舞的語言和方式,講述一個在彌留之際的人,翻越記憶的圍墻,發現曾經擱淺的未完之夢,穿越不同時期的空間,尋找夢的碎片與信念的故事。
“忒修斯之船”是西方哲學中最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它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物體的所有組成部分都被替換了,那它還是原來那個物體嗎?如同每七年,人的細胞會完整地更新一次,像忒修斯之船一樣,即使外殼如舊,其中諸多零件卻早不是當初那般。船板、零件都換過一遍的忒修斯之船還是之前那艘船嗎? 由此哲學概念產生了本作品的靈感,以忒修斯之船的哲學意義,完成對自我初衷和信念的探尋。

作品圍繞此主題,忒修斯之船開始了接二連三的論證,是“新與舊”、“過去和未來”、“初衷和信念”等等同一性的問題,最終的指向都源于這個站在此刻的自己。雅典人將忒修斯之船奉為紀念碑,碑即是為了紀念的留存。倘若紀念碑的意義不曾更改,那么船身的幾塊木頭從何處來是新是舊又有何妨。新木板頂替舊木板傳承著同一種精神,不拘船身新舊依然屹立的意義一再強調了這個船還是原來那艘 ,初衷的自己和信念的自己也還是那個自己。正像是《無聲告白》里說道的那樣: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我們從出生到老,一直都在這艘船上。

你有沒有用盡一生的力氣去拼湊那個沒有完成的夢?是否在原地待得太久,連努力也沒有力氣了。走過千山,踏遍萬水,你還記得你出發時的樣子嗎?如果在生命的盡頭,你是否還有后悔當初沒有再努力的一件事?我們從出生,細胞、皮膚、骨骼、面容都在悄然變化,而我們身體本身似乎就是一條航行的大船,在汪洋的大海里尋找抵達的方向。修繕磨損的部件,蛻變老去的甲板,直到所有的部件都全部更新,原來的那個自己,還在嗎?
在沒有時間感的漫長一生里,我們更換過多少次面具,在面具之下,最初的張臉還在嗎?童真的幻想,美好的記憶,脆弱的自己,不堪的一面,虛無過的時間,想隱藏的自卑··· ···都被覆蓋在成長的斷層里,躲在處事不驚的從容中。最初會哭鬧放肆大笑的情緒學會了克制,在理性的計算里,一切都變的謹慎和不容閃失。我們都會變,變得離最初許愿的自己越來越遠,可我多希望在無數面具揭開后,那個信念只是沉睡在低垂的眼眸之下。

在作品中,胡沈員將川劇變臉融入身體語匯下的故事線索,打破傳統戲曲臉譜重新勾勒出新的人物與內心表達。夢幻超現實的純白舞臺卻能變化多端。隱藏的暗格像記憶之門可以連接無數過去。還有那個等待被復活的木偶,還有不斷幻化的天梯,這片純白的方寸間,像是無限的記憶儲存,又像是從來無人問津過的孤獨之地。
主創團隊
深圳市光明區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 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
指導單位:中共深圳市光明區委宣傳部
出品單位:胡沈員工作室·HU-HU DANCE舞蹈劇場
聯合出品單位:深圳華僑城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華僑城文體產業管理有限公司
出品人 制作人 導演 編舞 演員 舞臺概念設計:胡沈員
聯合出品人:胡梅林
視覺總監:高 捷
舞蹈戲劇構作:胡沈員 錢 敏
音樂總監 作曲:李星宇
服裝設計:章月兒
執行制作:朱千峰
執行制作 舞臺監督:郗名揚
部分美術:陸一
部分音樂作曲:汪圓清 AWPlanet
北京站主辦方:北京希肯琵雅國際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