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二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音樂會
風華少年 自新世界
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特別音樂會
演出時間:2023年10月15日19:30
女中音:韓音培
吉他:范曄
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
新古典室內樂團
指揮:約翰·華納、金郁礦
演出時長:120分鐘,包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演出票價:VIP1080/880/680/380/180元
微信訂票:18515362586
電話訂票:400-600-4100
*此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含1.2米)兒童憑票入場
以“開端”為靈感的音樂會將“風華少年 自新世界”為主題為第二十五/第二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圓滿閉幕。這場音樂會將由作曲家王穎的作品《大爆炸》開場,繼以馬勒的首部聲樂套曲《旅人之歌》,接下來是喬治·本杰明爵士在22歲時創作的杰出作品《黎明時分》。在音樂會的下半場,且讓我們屏息聆聽音樂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旅人所寫下的心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將作曲家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對故國的懷戀與對新家園的喜愛同時展現在了這部偉大的交響杰作里,而在年輕的中國指揮家金郁礦的率領下,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與新古典室內樂團的音樂家們共同為聽眾呈現這部象征著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音樂作品,也正是中外青年音樂家們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向世界所發出的宣言:音樂青春,未來態度——以此為第25/26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劃上精彩的句號,并進入下一個四分之一世紀的啟航。
【演出曲目】
王穎:大爆炸
古斯塔夫·馬勒(改編:約翰·華納):旅人之歌,為次女高音與室內樂團改編
喬治·本杰明:第一道光
—中場休息—
安東寧·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作品95
女中音:韓音培
抒情女中音韓音培是備受矚目的中國新生代青年歌唱家。也是天津茱莉亞學院預科部首位聲樂教師。她擅長詮釋不同語言、流派的作品,和演繹豐富多變的角色。她曾出演的歌劇角色主要包括:斯特拉文斯基《浪子的歷程》,土耳其女郎芭芭(2021,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海交響樂團,中國首演);莫扎特《女人心》,朵娜貝拉;《魔笛》,第二女巫;《費加羅的婚禮》,凱魯比諾;塞繆爾·巴伯《瓦妮莎》,艾麗卡;拉威爾《孩童與魔法》,松鼠;亨德爾《蘇珊娜》,約阿希姆;《阿爾辛娜》,布拉達曼特等。
在藝術歌曲領域,韓音培同樣表現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她熱衷于探索中國藝術歌曲的當代表達以及推動中國當代聲樂室內樂藝術作品的發展。她曾多次參與新作品世界首演,包括:《唐詩·名篇》(2020,iSING!蘇州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吳承昊作品《唐詩神游之二》(2021,第三屆天津室內樂音樂節);王萌作品《月面》(2021,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她曾亮相于上海交響音樂廳、天津茱莉亞音樂廳、北京保利劇院、深圳音樂廳、深圳保利劇院等舞臺,受到業界和觀眾的廣泛贊譽。
韓音培頻繁地受到國內外各大交響樂團及音樂節的邀請。近期的演出包括:馬勒《第三交響曲》(武漢愛樂樂團);《卡門》(四川交響樂團)等。她曾與指揮家約瑟夫·科蘭里、勞倫特·皮羅、喬治·瑪納漢、林大葉、張潔敏等合作演出。藝術節演出主要包括:紐約夏季歌劇節、北京國際音樂節、iSING!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上海夏季音樂節、上海國際藝術節、天津室內樂音樂節、武漢琴臺音樂節等。
韓音培獲得過多個國際聲樂大獎,包括2019年中韓國際聲樂大賽一等獎,2018年紐約Career Bridges國際聲樂大賽最高獎,2013年意大利拉菲尼契杯國際聲樂比賽銀獎等。
韓音培畢業于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曼尼斯音樂學院,分別獲得聲樂演唱碩士和藝術家文憑。她師從聲樂教授丹尼爾·費羅、狄安娜·索維耶羅、凱瑟琳·瑪爾費塔諾,藝術指導沃倫·瓊斯、馬丁·卡茨,并多次以最高獎學金赴意大利參加丹尼爾·費羅聲樂大師班。
吉他:范曄
1995年開始學習古典吉他,師從國內知名古典吉他演奏家陳華亮。他在瑞士伯爾尼藝術大學跟隨Elena Casoli攻讀并取得Solist Diplom。他曾在瑞士伯爾尼市立音樂學院,州立Lengnau音樂學院任教。范曄以他特立獨行的音樂會模式活躍在世界各個舞臺。
2013年1月11日在上海音樂廳舉辦《拉丁美洲的傳說》古典吉他獨奏音樂會。2013年5月30日在瑞士伯爾尼音樂廳舉辦了《Songs from the Chinese》中國主題多媒體專場音樂會, 2013年6月27日作為獨奏家與瑞士伯爾尼交響樂團合作泰迪斯科第一號吉他協奏曲。 9月受邀參加烏魯木齊吉他節與香港國際吉他節暨比賽,擔任評委并舉辦大師班及個人音樂會。11月入邀參加《上海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藝術家駐地計劃。同年入編《藝術名人錄》。2014年1月8日受北京敦善管樂團的邀請作為吉他演奏嘉賓,在北京音樂廳演出Friedrich Gulda的Cello Concert。2015年6月受邀斯洛伐克國際吉他藝術節,聚辦個人音樂會與大師班。7月參加上海夏季音樂節戶外演出Claude Bolling的跨界音樂會。8月受邀武漢琴臺音樂廳“舞動的夏日”Ye and Gilbert吉他二重奏音樂會。9月邀約上海當代音樂周閉幕音樂會與著名歌手央吉瑪,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演繹著名作曲家陳牧聲的作品。2016年4月于上海音樂廳舉辦《20封信•愚愛》古典吉他情景音樂會,并發布同名專輯《20封信》。經典947等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報道,瑞士駐華領事館總領事 Alexander Hoffet攜夫人、簽證處主任Ruth Bichsel 都出席了此次音樂會,并給予極高的肯定和推崇。現任上海恒星樂團團長。
“他的演奏,讓我對吉他有了新的啟發”——譚盾
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
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
2023年,指揮家約翰·華納創立了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旨在繼續馬勒基金會的事業,讓馬勒的音樂、愿景和創新精神來激勵和團結全世界的觀眾,共同面對21世紀的挑戰。馬勒基金會在當代藝術、環境和音樂教育等領域的核心使命——世界文化與民族的共同議題——是樂團工作的出發點,樂團作品涵蓋創新音樂會、教育項目、合作與委約項目等。
今年下半年,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將應北京國際音樂節邀約,進行首次來華巡演。樂團此次將馬勒的音樂與歐洲和中國當代作曲家的音樂結合,創造出跨越整個歐亞大陸的充滿活力的音樂對話。其中許多當代作品都是特別為本次北京國際音樂節創作,靈感來自馬勒的音樂主題,諸如“童年”和“自然”等。
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由歐洲各地最優秀的音樂家組成,匯聚西班牙、瑞典、英國、波蘭、烏克蘭和立陶宛的音樂家,共同為樂團的項目進行創作,并與全世界的著名獨奏獨唱家一起演出,其中包括凱倫·卡吉爾和吳巍等。
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
新古典室內樂團
新古典室內樂團成立于2020年,當新冠疫情導致世界各地的音樂演出驟減時,上海的一群年輕音樂家決定聚在一起,投身到后疫情時代的音樂產業逐步的恢復中去。
新古典室內樂團曾登上了由DG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與環球音樂聯合舉辦的Yellow Lounge「黃標現場」,隨后數次受邀登上上海夏季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等國內各大古典音樂節的舞臺。
新古典室內樂團獲得了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頒發的“雀巢杯·青年音樂家獎”和中國權威古典音樂雜志舉辦的「橄欖藝術大獎」所頒發的“年度最佳新人獎”。
新古典室內樂團始終注重追求音質的室內樂化以及每一位音樂家的獨立個性,使其擁有足夠具有辨識度和國際化的音色。樂團在上海音樂廳舉辦的2021/2022跨年音樂會,與劉驥、金圣權合作,錄音由全球知名古典樂電臺Classic FM收錄,于2022年倫敦時間的除夕夜全球廣播。2022年7月,新古典室內樂團于上海夏季音樂節的錄音,演繹雷斯庇基、施尼特凱等人作品,被英國廣播公司BBC Radio 3收錄,于時年1月9日全球范圍廣播放送。
新古典室內樂團保持積極的態度推廣、演出音樂。在與寧峰、楊雪霏、劉驥、陸軼文、金圣權、王雅倫等音樂家的合作中,探索音樂邊界與藝術潛能,同時穩固、謙遜、踏實地以中國當代青年人的面貌向未來進發。
指揮:約翰·華納
約翰·華納是地球管弦樂團的創始人兼藝術總監、牛津歌劇院音樂總監,曾任倫敦交響樂團和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指揮。他還經常協助西蒙·拉特爵士、丹尼爾·哈丁、羅賓·蒂恰蒂、埃德·加德納和雅尼克·內澤特-塞吉恩等指揮家,并與巴黎管弦樂團、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等合作。約翰近期的演出邀約包括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馬勒音樂節、英國青年歌劇院和國王廣場。他曾參加馬林·阿爾索普大師班,并且是2020年Britten Pears青年藝術家。
由于約翰與地球管弦樂團的開創性工作,他在歐洲各地舉辦了各種音樂會,這些音樂會將音樂與自然融為一體,與頂尖環境藝術家、科學家和慈善機構以及眾多獨奏家(包括托馬斯·漢普森在內)展開合作。樂團成為加米施-帕滕基興理查德·施特勞斯音樂節、古斯塔夫·馬勒音樂節和阿特湖古斯塔夫·馬勒音樂節的常客,樂團在那里以馬勒的名義建立了一個新的自然保護區。
約翰同樣擅長歌劇曲目,近期他在盧森堡愛樂樂團指揮了弗蘭克·舍費爾新歌劇《亞特蘭蒂斯密碼》的首演。作為牛津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他每年都會指揮一部大型作品,他還擔任2023年格林德伯恩歌劇節助理指揮。此前,他曾與朗伯勒音樂節歌劇院的安東尼·內格斯合作了《漂泊的荷蘭人》和《尼伯龍根的指環》。他還在音樂會上指揮過瓦格納的作品,包括最近的半舞臺演出《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選段。
約翰最初在牛津大學學習音樂,2017年以一等榮譽畢業。他撰寫并講授音樂課程,經常在《瓦格納雜志》(Wagner Journal)發表文章,并即將出版一本由勞特利奇出版社發行的書。他還定期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客座講師。
指揮:金郁礦
青年指揮,兩項國際指揮大賽亞軍,新古典室內樂團發起人,“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十位獲獎人之一,“青鳥計劃”召集人,寶鋼教育基金會、傅成賢紀念獎學金、鵬瑞公益基金會獎學金獲得者。
金郁礦于201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指揮專業,師從趙曉鷗、張國勇、林大葉、余隆教授。2021年6月,金郁礦以最年輕的參賽者身份獲得兩大國際指揮大獎亞軍:亞美尼亞哈恰圖良國際指揮比賽、OnlyStage國際指揮比賽。2022年,金郁礦在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展演”中,被選為“十大青年指揮人才”。
2021年1月8日,金郁礦組建新古典室內樂團,并帶領他的樂團于2021年10月獲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年音樂家獎”,于2021年末獲橄欖藝術大獎“年度最佳新人”。
作曲家:王穎
王穎在她的作品中探討環境污染、全球社會問題、政治迫害和人類與技術的關系等主題。在科隆的學習期間,她就已經成為了一個代表先進、批判性思維的室內樂和管弦樂作曲家。她的原籍上海和北京,以及現在的柏林,構成了一個主題和音樂上的對比,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在她的工作中,她總是尋求與其他媒體和藝術形式,如舞蹈、視頻、數字藝術、光、視覺藝術和表演等的新領域。
過去的兩年間,她為弗賴堡劇院和SWR實驗室創作她的音樂劇《Lorry 39》。這部作
品的起因是39名人員在貨柜內慘遭身亡,自此以來,人口販運、逃亡、不平等和全球化等主題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中。她正在創作的還有為鋁制大提琴、視頻和電子樂而作的作品“Bin”和2024年為低音單簧管、電吉他、管弦樂團、電子音樂、光和兩個視頻屏幕創作的雙協奏曲“Dark Mirror”。她還計劃創作更多的大型合奏作品以及舞臺作品。
王穎曾與許多歐洲和亞洲的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德國廣播交響樂團、科隆 Gürzenich
樂團、勃蘭登堡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Avanti!赫爾辛基樂團、新北萊特歐洲樂團、南方西南德意志廣播交響樂團和指揮家 Markus Stenz、Brad Lubman、Johannes Kalitzke、Gregor Mayrhofer 或 Marcus Creed 以及 Phoenix Basel 合奏團、國際現代樂學院合奏團、Musica Assoluta、盧塞恩音樂節合奏團、Cassatt 弦樂四重奏、Norrbotten Neo 合奏團、Resonanz 合奏團、UnitedBerlin 合奏團、Mosaik 合奏團、MAM.現代音樂制造工廠、Klangforum Wien、PHACE 合奏團和 Kontrapunkte 合奏團。
2013年,她獲得了Giga-Hertz 獎的制作獎和第五屆勃蘭登堡雙年展的作曲家獎。除了2009/2010年的國際現代樂學院獎學金外,她還獲得了來自 SWR 實驗室、維也納聯邦部長和Peter Eötvös 提名的Edenkoben 莊園的其他獎學金。2014年,她在東京贏得了第35屆 Irino 獎的室內樂獎。2015年,德國之聲邀請她作為“駐地作曲家”參加科隆“新音樂論壇”音樂節。2017年,她獲得了海德堡女藝術家獎。2020年,她是羅馬德國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 , 5,255,255); TEXT-INDENT: 2em;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由于約翰與地球管弦樂團的開創性工作,他在歐洲各地舉辦了各種音樂會,這些音樂會將音樂與自然融為一體,與頂尖環境藝術家、科學家和慈善機構以及眾多獨奏家(包括托馬斯·漢普森在內)展開合作。樂團成為加米施-帕滕基興理查德·施特勞斯音樂節、古斯塔夫·馬勒音樂節和阿特湖古斯塔夫·馬勒音樂節的常客,樂團在那里以馬勒的名義建立了一個新的自然保護區。
約翰同樣擅長歌劇曲目,近期他在盧森堡愛樂樂團指揮了弗蘭克·舍費爾新歌劇《亞特蘭蒂斯密碼》的首演。作為牛津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他每年都會指揮一部大型作品,他還擔任2023年格林德伯恩歌劇節助理指揮。此前,他曾與朗伯勒音樂節歌劇院的安東尼·內格斯合作了《漂泊的荷蘭人》和《尼伯龍根的指環》。他還在音樂會上指揮過瓦格納的作品,包括最近的半舞臺演出《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選段。
約翰最初在牛津大學學習音樂,2017年以一等榮譽畢業。他撰寫并講授音樂課程,經常在《瓦格納雜志》(Wagner Journal)發表文章,并即將出版一本由勞特利奇出版社發行的書。他還定期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客座講師。
指揮:金郁礦
青年指揮,兩項國際指揮大賽亞軍,新古典室內樂團發起人,“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十位獲獎人之一,“青鳥計劃”召集人,寶鋼教育基金會、傅成賢紀念獎學金、鵬瑞公益基金會獎學金獲得者。
金郁礦于201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指揮專業,師從趙曉鷗、張國勇、林大葉、余隆教授。2021年6月,金郁礦以最年輕的參賽者身份獲得兩大國際指揮大獎亞軍:亞美尼亞哈恰圖良國際指揮比賽、OnlyStage國際指揮比賽。2022年,金郁礦在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展演”中,被選為“十大青年指揮人才”。
2021年1月8日,金郁礦組建新古典室內樂團,并帶領他的樂團于2021年10月獲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年音樂家獎”,于2021年末獲橄欖藝術大獎“年度最佳新人”。
作曲家:王穎
王穎在她的作品中探討環境污染、全球社會問題、政治迫害和人類與技術的關系等主題。在科隆的學習期間,她就已經成為了一個代表先進、批判性思維的室內樂和管弦樂作曲家。她的原籍上海和北京,以及現在的柏林,構成了一個主題和音樂上的對比,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在她的工作中,她總是尋求與其他媒體和藝術形式,如舞蹈、視頻、數字藝術、光、視覺藝術和表演等的新領域。
過去的兩年間,她為弗賴堡劇院和SWR實驗室創作她的音樂劇《Lorry 39》。這部作
品的起因是39名人員在貨柜內慘遭身亡,自此以來,人口販運、逃亡、不平等和全球化等主題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中。她正在創作的還有為鋁制大提琴、視頻和電子樂而作的作品“Bin”和2024年為低音單簧管、電吉他、管弦樂團、電子音樂、光和兩個視頻屏幕創作的雙協奏曲“Dark Mirror”。她還計劃創作更多的大型合奏作品以及舞臺作品。
王穎曾與許多歐洲和亞洲的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德國廣播交響樂團、科隆 Gürzenich
樂團、勃蘭登堡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Avanti!赫爾辛基樂團、新北萊特歐洲樂團、南方西南德意志廣播交響樂團和指揮家 Markus Stenz、Brad Lubman、Johannes Kalitzke、Gregor Mayrhofer 或 Marcus Creed 以及 Phoenix Basel 合奏團、國際現代樂學院合奏團、Musica Assoluta、盧塞恩音樂節合奏團、Cassatt 弦樂四重奏、Norrbotten Neo 合奏團、Resonanz 合奏團、UnitedBerlin 合奏團、Mosaik 合奏團、MAM.現代音樂制造工廠、Klangforum Wien、PHACE 合奏團和 Kontrapunkte 合奏團。
2013年,她獲得了Giga-Hertz 獎的制作獎和第五屆勃蘭登堡雙年展的作曲家獎。除了2009/2010年的國際現代樂學院獎學金外,她還獲得了來自 SWR 實驗室、維也納聯邦部長和Peter Eötvös 提名的Edenkoben 莊園的其他獎學金。2014年,她在東京贏得了第35屆 Irino 獎的室內樂獎。2015年,德國之聲邀請她作為“駐地作曲家”參加科隆“新音樂論壇”音樂節。2017年,她獲得了海德堡女藝術家獎。2020年,她是羅馬德國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 , 55,255,255); TEXT-INDENT: 2em;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由于約翰與地球管弦樂團的開創性工作,他在歐洲各地舉辦了各種音樂會,這些音樂會將音樂與自然融為一體,與頂尖環境藝術家、科學家和慈善機構以及眾多獨奏家(包括托馬斯·漢普森在內)展開合作。樂團成為加米施-帕滕基興理查德·施特勞斯音樂節、古斯塔夫·馬勒音樂節和阿特湖古斯塔夫·馬勒音樂節的常客,樂團在那里以馬勒的名義建立了一個新的自然保護區。
約翰同樣擅長歌劇曲目,近期他在盧森堡愛樂樂團指揮了弗蘭克·舍費爾新歌劇《亞特蘭蒂斯密碼》的首演。作為牛津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他每年都會指揮一部大型作品,他還擔任2023年格林德伯恩歌劇節助理指揮。此前,他曾與朗伯勒音樂節歌劇院的安東尼·內格斯合作了《漂泊的荷蘭人》和《尼伯龍根的指環》。他還在音樂會上指揮過瓦格納的作品,包括最近的半舞臺演出《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選段。
約翰最初在牛津大學學習音樂,2017年以一等榮譽畢業。他撰寫并講授音樂課程,經常在《瓦格納雜志》(Wagner Journal)發表文章,并即將出版一本由勞特利奇出版社發行的書。他還定期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客座講師。
指揮:金郁礦
青年指揮,兩項國際指揮大賽亞軍,新古典室內樂團發起人,“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十位獲獎人之一,“青鳥計劃”召集人,寶鋼教育基金會、傅成賢紀念獎學金、鵬瑞公益基金會獎學金獲得者。
金郁礦于201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指揮專業,師從趙曉鷗、張國勇、林大葉、余隆教授。2021年6月,金郁礦以最年輕的參賽者身份獲得兩大國際指揮大獎亞軍:亞美尼亞哈恰圖良國際指揮比賽、OnlyStage國際指揮比賽。2022年,金郁礦在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展演”中,被選為“十大青年指揮人才”。
2021年1月8日,金郁礦組建新古典室內樂團,并帶領他的樂團于2021年10月獲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年音樂家獎”,于2021年末獲橄欖藝術大獎“年度最佳新人”。
作曲家:王穎
王穎在她的作品中探討環境污染、全球社會問題、政治迫害和人類與技術的關系等主題。在科隆的學習期間,她就已經成為了一個代表先進、批判性思維的室內樂和管弦樂作曲家。她的原籍上海和北京,以及現在的柏林,構成了一個主題和音樂上的對比,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在她的工作中,她總是尋求與其他媒體和藝術形式,如舞蹈、視頻、數字藝術、光、視覺藝術和表演等的新領域。
過去的兩年間,她為弗賴堡劇院和SWR實驗室創作她的音樂劇《Lorry 39》。這部作
品的起因是39名人員在貨柜內慘遭身亡,自此以來,人口販運、逃亡、不平等和全球化等主題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中。她正在創作的還有為鋁制大提琴、視頻和電子樂而作的作品“Bin”和2024年為低音單簧管、電吉他、管弦樂團、電子音樂、光和兩個視頻屏幕創作的雙協奏曲“Dark Mirror”。她還計劃創作更多的大型合奏作品以及舞臺作品。
王穎曾與許多歐洲和亞洲的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德國廣播交響樂團、科隆 Gürzenich
樂團、勃蘭登堡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Avanti!赫爾辛基樂團、新北萊特歐洲樂團、南方西南德意志廣播交響樂團和指揮家 Markus Stenz、Brad Lubman、Johannes Kalitzke、Gregor Mayrhofer 或 Marcus Creed 以及 Phoenix Basel 合奏團、國際現代樂學院合奏團、Musica Assoluta、盧塞恩音樂節合奏團、Cassatt 弦樂四重奏、Norrbotten Neo 合奏團、Resonanz 合奏團、UnitedBerlin 合奏團、Mosaik 合奏團、MAM.現代音樂制造工廠、Klangforum Wien、PHACE 合奏團和 Kontrapunkte 合奏團。
2013年,她獲得了Giga-Hertz 獎的制作獎和第五屆勃蘭登堡雙年展的作曲家獎。除了2009/2010年的國際現代樂學院獎學金外,她還獲得了來自 SWR 實驗室、維也納聯邦部長和Peter Eötvös 提名的Edenkoben 莊園的其他獎學金。2014年,她在東京贏得了第35屆 Irino 獎的室內樂獎。2015年,德國之聲邀請她作為“駐地作曲家”參加科隆“新音樂論壇”音樂節。2017年,她獲得了海德堡女藝術家獎。2020年,她是羅馬德國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