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名稱:北京國際流行音樂周
“新·國風”音樂劇《錦衣衛之刀與花》
演出時間:2025年9月11日-14日19:30、9月13日14:30
主要演員: 9月11日19:30張智涵、張澤等
9月12日19:30毛二、葉麒圣等
9月13日14:30張智涵、徐杭等
9月13日19:30毛二、張澤等
9月14日19:30張智涵、葉麒圣等
(不同場次由不同演員參演,詳見卡司表)
演出時長:165分鐘(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演出票價:VIP780元/580元/480元/380元/180元
微信訂票18515362586,電話訂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遮擋席:樂池1排1-12號,樂池2排15-27號,樂池2排14-26號
因放置音響,以上座位或存在部分視野受限情況,購買此類席位如介意請謹慎選擇
*此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含1.2米)兒童憑票入場*
【北京站卡司表】

北京國際流行音樂周
“新·國風”音樂劇《錦衣衛之刀與花》北京站


超強出品陣容 金牌原創班底
劇伙音樂領銜出品制作,黃磊攜手劉曉邑聯合出品
高口碑原創音樂劇創作班底再度集結
全卡司陣容揭曉 年末黑馬強勢來襲
一段荒誕傳奇 一曲盛世悲歌
鮮活生動的群像 演繹盛世下暗影與光明的交鋒
更極致的感官呈現 探索“新·國風”邊界
跨時兩年前期創作 四輪工作坊孵化 更新更國風更劇伙

【故事梗概】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動奪取侄子建文帝皇位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如今宣德元年,朱瞻基即位,他的叔叔漢王覬覦著皇位,意圖重演靖難。盛世前景未穩,舊傷未愈,那場朱家叔侄之爭留下的戰亂遺孤,也散落世間各尋活路。
此時,神秘項鏈「四海之淚」忽然現世,傳聞它是鄭和自海外帶回的建文帝信物,旋即掀起了一系列荒唐詭譎之事。靠著坑蒙拐騙得到皇帝賞識的蛐蛐錦衣衛風舞陽,本該赴京師獻蛐蛐,不料,蛐蛐意外變成了項鏈,蛐蛐錦衣衛變成了逃犯。漩渦中心的小人物,勾連著東廠、反王、暗衛、皇室都卷入其中。危機時刻,亦敵亦友的東廠督公梅霜花,將他誘往漢王封地,他才得知一條項鏈竟能讓亂世再起,自己的身世,也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靖難之役帶來的因果,帶著形形色色的人物悉數登場。而在暗夜中獨行的少年,終將化作盛世里耀眼的刀刃。在帝王間的爭斗中窺見生生不息的仇恨,以江山作為棋盤步步為營,化作歷史長河中的刀與花。

刀與花:歷史傳奇的詩意凝練
風舞陽,一個草根少年,誤打誤撞間成為錦衣衛的一員。偶然間偷聽的一場密謀中,將他的命運瞬間懸于刀鋒之上。編劇/作詞孫浩程解讀,劇名中的“刀”象征鋒利與冷酷,既是殺戮的工具,也是保護的利器;“花”則柔軟美麗,是希望的化身,也是無數脆弱小人物的象征。
“刀與花”的意象貫穿劇情始終,在忠誠與背叛、道德與情感的煎熬中,賦予角色強烈的個性與情感張力。刀與花的對立與交融,也在人物成長的弧線中,展現出深刻的人性反思。

音樂與舞蹈:戲謔中的悲憫與自由
音樂創作方面,《錦衣衛之刀與花》延續了“新·國風”音樂劇的獨特審美,繼續探索創新,歷史的厚重感與當代電音的潮流元素結合。
同時,動作戲與音樂高度契合,傳統武術的剛勁中,融入了現代舞的靈動、街舞的爆發力。旋轉翻騰的凌厲打斗,驚險刺激的交手過招,與密集緊湊、韻味獨特的戲曲鑼鼓點相互呼應,構筑出如武俠電影般的視覺奇觀。高難度的調度與精密的配合,使原本緊張激烈的情節更加扣人心弦,帶來震撼人心的感官盛宴。

從飛魚服到繡春刀:舞臺美學中的隱喻
錦衣華服,威風凜凜;繡工精致,斬春如風。“飛魚服”與“繡春刀”,是錦衣衛代表皇權的身份標志。服化設計劉善通和趙欣遵循明代服飾衣裳章法的同時,根據角色形象、動作需求,進行了融合與藝術處理,突顯舞動時的飄逸感、武打的力量感。繡春刀是角色手中的官刀依仗,也在舞美設計徐肖寰的巧思下融入舞臺空間,成為一個重要的隱喻符號,展現了明代宣德年間的權力斗爭、世代仇恨與家族命運的三重張力。
(*劇照均為往期劇照,實際演員以卡司表為準)
主創團隊
出品人:張博禹 黃磊 黃皞 汪海剛 劉曉邑
聯合出品人:陳茜 趙力峰
導演/編舞:劉曉邑
制作人:和曉維
編劇:沈亮
編劇/作詞:孫浩程
作曲/編曲:張博
副導演:邵玎
音樂總監:王詩培
舞美設計:徐肖寰
燈光設計:何逸倫 蔡雨陽
服化設計:劉善通/趙欣
多媒體設計:馬靈格
道具設計:李經倫
音響設計:張效源
武術指導:鄭思文
聲樂指導:高揚
表演指導:張佳蕾

北京國際流行音樂周創立于2015年,曾獲得中國音樂產業大會“中國音樂產業優秀項目獎”,也得到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關注與支持,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十屆。一直以來致力于推動中國流行音樂發展,推動流行音樂的創作和傳播,經過九年的積累沉淀,已邀請百余組藝人,舉行了百余場演出,持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知名音樂人參與其中,作為北京地區唯一一項年年舉辦的室內流行音樂盛會,音樂周立足北京、放眼國際,已然成為了北京流行音樂的一張文化名片,涵蓋多元素音樂風格,奉獻高水準的藝術演出,傳播流行音樂文化,創造時代潮流符號,展現音樂匠人"造物以情、匠成于心"的至高境界。
音樂周不僅邀請國內外流行音樂領域大師級的音樂人登臺演出,同時非常注重為優秀的國內外音樂人提供展示的舞臺,每年通過音樂周平臺為更多國內外音樂人舉辦全國巡回演出,傳播音樂文化。
【指導單位】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辦單位】
北京希肯琵雅國際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音樂周(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聯合承制】
正大國際音樂制作中心
北京展覽館集團有限公司劇場
【商務運營】
北京售放傳媒廣告有限公司 |